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藜莠在词典中的解释
yǒu

藜莠

拼音lí yǒu

注音ㄌㄧˊ ㄧ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藜和莠。泛指野草。《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 唐 杜甫 《枯棕》诗:“念尔形影乾,摧残没藜莠。” 宋 陆游 《泰州报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犹鬼啸狐嗥于藜莠瓦砾中。”

基本含义

  • 指杂草丛生,难以区分好坏的情况。

详细解释

  • 藜莠原指一种野草,后来引申为比喻坏人混杂在好人中间,难以辨别。成语“藜莠”用来形容事物杂乱、难以分辨好坏,常用于形容人群、环境等。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际关系复杂、环境混乱、难以辨别是非的情况,也可用于描述事物的混乱程度。

故事起源

  • 成语“藜莠”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上》中,原意为杂草丛生。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比喻坏人混杂在好人中间,难以辨别。

成语结构

  • 藜莠是一个两个字的成语,由“藜”和“莠”组成,其中,“藜”和“莠”都是表示杂草的意思。

例句

  • 1. 这个社交圈子里的人真是藜莠不齐,需要小心选择交往对象。2. 这个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要谨慎购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藜莠”拆分为“藜”和“莠”,并联想到杂草丛生的意象,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好坏参半”、“黑白不分”等,以扩充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花园里的花草长得太乱了,像藜莠一样。2. 初中生:这个班级里的同学品行好坏都有,真是藜莠不齐。3. 高中生: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需要有辨别能力。4. 大学生: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复杂,藜莠丛生,需要慎重处理。

拆字解意

藜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