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耷脑
拼音dī tóu dā nǎo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ī tóu dā nǎo ㄉㄧ ㄊㄡˊ ㄉㄚ ㄣㄠˇ
低头耷脑(低頭耷腦)
◎ 低头耷脑,低头搭脑 dītóu-dānǎo,dītóu-dānǎo
[crestfallen] [北方口语]∶垂头丧气的样子
小白!怎么了?老那么低头耷脑的!—— 古立高《初恋》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态度低下,精神萎靡不振。
详细解释
- 低头耷脑形容人精神萎靡,丧失了自信和斗志,表现出消沉和无精打采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来形容在遭受挫折或困难时,人们失去信心和动力,情绪低落的状态。
故事起源
- 成语“低头耷脑”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冯子材低头耷脑救父》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孝顺的儿子为了救父亲,不顾一切地低头耷脑,最终成功拯救了父亲。这个故事成为了“低头耷脑”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低头耷脑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遭受失败后,整天低头耷脑,丧失了往日的自信和活力。2. 考试没考好,她低头耷脑地走出考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低头耷脑”与一个情绪低落的人形象联系起来,想象那个人低着头,精神萎靡地走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和心态相关的成语,如“心灰意冷”、“意气消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考试没考好,他低着头,低头耷脑地回家了。2. 小学生:小红的宠物死了,她整天低头耷脑的,不愿意和别人说话。3. 中学生:考试没考好,他低头耷脑地走在校园里,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4. 大学生: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低头耷脑,要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寻找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