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钩治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uzhì

钩治

拼音gōu zhì

注音ㄍㄡ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钩治”。查核处治。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其后知 坊州 ,州税赋之无归者,里正代为之输,岁弊大家数十。君鉤治使归其主。” 明 屠隆 《綵毫记·远谪夜郎》:“金门侍臣 李白 遭诬枉,下 潯阳 詔狱,鉤治 永王 逆党。”《明史·后妃传一·孝穆纪太后》:“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 万贵妃 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

基本含义

  • 用钩子拉住,控制或治理。

详细解释

  • 钩治是由“钩”和“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钩是指一种曲折的钩状物,可以用来勾住物体;治是指对事物进行控制或处理。钩治的意思是用钩子拉住、控制或治理某个事物,表示对事物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使用场景

  • 钩治一词常用于描述对某个事物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对不良行为或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描述政府对社会治安的管理、企业对员工行为的控制、学校对学生行为的管理等场景。

故事起源

  • 钩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一文中。故事讲述了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公孙丑问孟子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回答说:“治国者,必先钩治其家。”这里的钩治指的是对家庭进行管理和教育,通过管理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后来,钩治逐渐演变为描述对事物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的成语。

成语结构

  • 钩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钩”和动宾短语“治”组成。

例句

  • 1. 政府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钩治力度。2. 学校通过严格的钩治措施,有效地维护了校园秩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钩治”这个成语与“钩子”和“治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钩子勾住某个事物,表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钩治相关的成语,例如“一钩子拿住”、“一钩子进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钩治我的作业,让我每天都要认真完成。2. 初中生: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钩治,保持良好的纪律和秩序。3. 高中生:政府通过加强对违法行为的钩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4. 大学生: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进行钩治,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效率的提高。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钩治”这个词语。

拆字解意

钩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