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贾似道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ǎdào

贾似道

拼音jiǎ sì dào

注音ㄐㄧㄚˇ ㄙㄧˋ ㄉ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213-1275)南宋末年丞相。字师宪,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因姊为理宗宠妃而得进用。1259年以右丞相领兵救鄂州(今湖北武昌)之围,私向蒙古忽必烈乞和,蒙古兵退后则谎称大胜。度宗时权势更盛,朝廷大政决于其私宅中。1275年,元军沿江东下,他被迫出兵,大败,后被革职放逐,被监送人杀死。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行为举止像贾谊那样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傲慢无礼。

详细解释

  • 贾似道是一个由历史人物贾谊的名字演化而来的成语。贾谊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臣,他自视甚高,傲慢无礼,经常以自己的见解为准,不容他人反驳。因此,贾似道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自高自大,不容他人指摘的人。

使用场景

  • 贾似道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自命不凡、狂傲自大的人。可以用于形容个人的行为举止,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个集体或组织的态度和行为。

故事起源

  • 贾谊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臣,他曾经在朝廷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但他非常自负,不容他人反驳。后来,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你的行为就像贾谊一样,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傲慢无礼。”于是,贾似道这个成语就因此而来。

成语结构

  • 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字“贾”是姓氏,第二个字“似”是贾谊字中的一个字,第三个字“道”表示道德、行为。

例句

  • 1. 他总是贾似道,对别人的意见从不听取。2. 这个领导太贾似道了,不接受任何反对意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贾似道”这个成语与贾谊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他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样子,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贾谊的故事和他在历史上的贡献,以及其他与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相关的成语,如“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做法太贾似道了,不肯听取他人的建议。2. 初中生:那个同学总是贾似道,从不接受别人的批评。3. 高中生:这位领导的态度太贾似道了,不容任何异议。4. 大学生:我们不能贾似道,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5. 成人:他的傲慢无礼让他变得贾似道,失去了很多机会。

拆字解意

贾似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