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拙
拼音qiān zhuō
注音ㄑㄧㄢ ㄓㄨㄛ
繁体
基本解释
草率庸拙。《文选·沉约<和谢宣城>》:“牵拙谬东汜,浮惰及西崐。” 李善 注:“牵拙,牵率庸拙也。” 李周翰 注:“东汜,日初出处,比少壮也……谓少壮之时,牵拙才谬入王事。”
基本含义
- 指因为拘泥于小节而牵制自己,显得拙笨、不自然。
详细解释
- 牵拙是由“牵”和“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牵,意为牵制、拘束;拙,意为笨拙、不灵巧。牵拙形容一个人因为过于拘泥于小节而显得拙笨、不自然。
使用场景
- 牵拙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做事情时过于拘束,不自然,缺乏灵活性和流畅性。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分拘泥于细节,不敢放开手脚的人。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记载了一个牵拙的故事。相传,有一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每次出门都要仔细打扮,以至于走路都显得非常拘束。有一天,他看到秋水中的倒影,觉得自己的形象非常拙笨,于是决定不再过分拘泥于细节,放开自己。从此以后,人们用“牵拙”来形容一个人过于拘束、不自然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在演讲时总是牵拙,缺乏流畅和自然感。2. 学习一门语言要注重自然流畅,不要过于牵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牵拙”这个词语与孟尝君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走路时拘束的样子,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牵拙”相近的成语,如“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等,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写作文时总是牵拙,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考试时,我因为过于紧张而变得牵拙,答题时思路不清晰。3. 高中生:在面试时,要避免过于牵拙,要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在演讲比赛中,她的表现非常牵拙,缺乏自信和流畅性。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放开自己,不要过于牵拙,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