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丧
拼音fú sàng
注音ㄈㄨˊ ㄙ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护送灵柩。 宋 王安石 《京东提点刑狱陆君墓志铭》:“弃世 平阴 ,寿五十三;有子四人,扶丧而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货是一大宗珍珠玉石,却放在棺材里面,装做扶丧模样。”
基本含义
- 指安抚死者的家属,参与丧事。
详细解释
- 扶丧是一个古代的礼仪行为,指的是在丧事期间,帮助安抚死者的家属,参与丧事的各项准备和安排。扶丧的人负责处理丧事的一切事务,包括安葬、守灵、奠仪等。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别人遭到不幸时,给予安慰和帮助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扶丧这个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们在他人遭到不幸时,给予关心和支持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参与丧事的人,也可以用于表达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关心和帮助。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十六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宋国国君哀公去世后,他的臣子们为了安抚哀公的家属,亲自参与了丧事的各项准备和安排。这个故事中的扶丧行为被后来的人们所称赞,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扶丧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为“扶”,宾语为“丧”。
例句
- 1. 他在朋友遭受打击时,总是能够及时扶丧,给予关心和支持。2. 在母亲去世后,他亲自扶丧,处理丧事的一切事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丧事现场,扶着丧家的家属,参与丧事的准备和安排。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与丧事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学习。例如:“奔丧”、“执绋”、“守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爷爷去世了,他扶丧了好几天,很辛苦。2. 初中生:当朋友遭遇不幸时,我们应该扶丧,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3. 高中生:在亲人去世时,我们应该扶丧,尽力减轻家人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