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悃悃在词典中的解释
kǔnkǔn

悃悃

拼音kǔn kǔn

注音ㄎㄨㄣˇ ㄎㄨ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忠诚貌。《楚辞·卜居》:“吾寧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王逸 注:“志纯一也。” 元 揭傒斯 《送孙志言远游》诗:“依依别老亲,悃悃语弟昆。” 清 陈确 《与吴裒仲书》:“独此悃悃之愚,至不能见谅於同学,尚可以为人乎?”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忠厚老实,心地纯真。

详细解释

  • 悃悃一词源于《论语·述而》中的“悃悃之心”,原指人心诚实、真挚。后来演变为形容人忠厚老实,心地纯真的意思。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特别是形容忠诚、老实、纯真的人。

故事起源

  • 悃悃的故事起源于《论语·述而》中的一段对话。孔子问子路:“君子之过于悃悃者为?”子路回答说:“悃悃者,其何错也?” 孔子解释道:“悃悃者,其不知也。知过则改,不知过则不改。”

成语结构

  • 悃悃是一个形容词的重叠结构,表示程度加强。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悃悃的品性,深受大家的喜爱。2. 她的悃悃之心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悃悃”与“忠厚老实”、“纯真”等词语进行关联,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质、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忠诚”、“正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悃悃的好同学,从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她的悃悃之心让我觉得她是一个可信赖的朋友。3. 高中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悃悃的品性非常难得。4. 大学生: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悃悃的心态,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动摇。

拆字解意

悃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