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抗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kàngzhèng

抗正

拼音kàng zhèng

注音ㄎㄤˋ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刚直。《后汉书·朱暉传》:“思 马援 之所尚,鄙二宰之失度,美 韩稜 之抗正,贵 丙张 之弘裕。”

基本含义

  • 指抵抗、反对正义、公正之事。

详细解释

  • 抗正是由“抗”和“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抗”意为抵抗、反对,“正”意为正义、公正。抗正指的是抵制、反对正义、公正之事,常用于形容违背正义原则的行为或态度。

使用场景

  • 抗正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些不合法、不道德或不公正的行为。可以用于批评社会上违法乱纪、腐败行为,也可以用于指责个人的不正当行为或态度。

故事起源

  • 抗正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词汇的意义组合而成的。

成语结构

  • 抗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抗”,宾语是“正”。

例句

  • 1. 他的行为完全抗正,违反了法律和道德准则。2. 这个公司一直抗正,不顾消费者的权益。3. 我们要坚决抗正,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抗正”与“反对正义”这个意思进行联想,把抗正的含义与违反正义的行为联系起来,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抗正相关的成语,如“抗命”、“抗议”等,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班上的一位同学经常抗正,不遵守课堂纪律。初中生:我们应该抗正,不允许欺负弱者的事情发生。高中生:抗正是每个公民应该有的责任,为了社会的正义,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大学生及以上:面对不公正的现象,我们应该勇敢地抗正,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抗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