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榛满目
拼音jīng zhēn mǎn mù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形容景象凄凉,荒芜,一片狼藉。
详细解释
- 荆榛满目指的是景象凄凉、荒芜,一片狼藉,形容景象极其荒凉、破败。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战争、灾难等造成的景象凄凉、荒芜,也可用于形容环境破败、景象萧条的场景。
故事起源
- 相传,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一位诗人杜牧有关。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一诗中写道:“荆榛满目矣,萧条凄迷。”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景象的感慨。后来,这句诗被人们引用并发展成了成语“荆榛满目”。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这座废弃的村庄已经荆榛满目,一片狼藉。2. 经历了战争的摧残,这个城市变得荆榛满目,一片凄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荆榛满目”与景象凄凉、荒芜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战争、灾难相关的成语,如“烽火连天”、“水泄不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过后,那个村庄变得荆榛满目,没有人愿意去那里玩了。2. 初中生:经历了地震的袭击,灾区的景象变得荆榛满目,需要我们的帮助。3. 高中生:在历史书上看到战争带来的破坏,我对荆榛满目的景象感到深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