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报葬在词典中的解释
bàozàng

报葬

拼音bào zàng

注音ㄅㄠˋ ㄗ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人死后不待三月之殡而急葬。古代丧礼,大殓后须停柩待葬,为时三月。《礼记·丧服小记》:“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 郑玄 注:“报读为赴疾之赴,谓不及期而葬也。” 陈澔 集说:“谓家贫或以他故不得待三月,死后即葬者。”

基本含义

  • 指报复别人的恶行,结果却自食其果,自己受害。

详细解释

  • 报葬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报”和“葬”。其中,“报”表示报复,指为了回应别人的恶行而采取行动;“葬”表示埋葬,指将尸体安葬在地下。因此,报葬的基本含义是指报复别人的恶行,结果却自食其果,自己受害。

使用场景

  • 报葬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那些图谋不轨、行事不正的人最终遭受到自己所设想的报应。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心怀不轨、图谋不轨的人最终被自己的恶行所困扰,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故事起源

  • 传说古代有一个人,他曾经背叛了自己的朋友,企图谋害朋友的性命。然而,他的阴谋被朋友识破,最终他自己陷入了自己所设想的陷阱中,被自己所图谋的恶行所害,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故事成为了报葬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报葬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报”和名词“葬”组成。

例句

  • 1. 他企图陷害别人,结果却报葬了自己。2. 那个贪官最终因为贪污受贿的行为报葬了自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企图报复别人,但最终却不慎掉进了自己所设的陷阱中,结果自己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从而形成了报葬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报葬相关的成语,如“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报复、恶行等相关的成语,以拓宽词汇的范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欺负了我,我希望他能够报葬。2. 初中生:那个学生常常欺负同学,最后却报葬了自己。3. 高中生:他不顾他人的利益,结果最终报葬了自己。

拆字解意

报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