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惊倒怪
拼音shī jīng dǎo guà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hī jīng dǎo guài ㄕㄧ ㄐㄧㄥ ㄉㄠˇ ㄍㄨㄞˋ
失惊倒怪(失驚倒怪)
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天雨花》第十四回:“回家方晓稀奇事,失惊倒怪落三魂。”
基本含义
- 形容对平常的事情感到异常惊奇或惊讶。
详细解释
- 失惊倒怪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失惊”指的是因为平常的事情而感到惊讶,而“倒怪”指的是对这种惊讶的反应。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对于一些平常或者预料之外的事情感到非常惊讶和吃惊的样子。
使用场景
- 失惊倒怪常用于形容对于一些平凡的事情产生过于夸张的反应。例如,当一个人对于别人的一些普通行为或者平常事情感到非常惊讶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反应。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于某些事情的反应过于夸张或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事起源
- 失惊倒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小说《水浒传》中。故事中有一位叫做吴用的英雄,他曾经在一次战斗中表现出色,但是他却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惊讶和惊奇,认为自己的表现不应该如此出色。因此,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述了吴用对于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惊讶和吃惊的情景。
成语结构
- 失惊倒怪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失惊”是动词短语,指的是失去了对于某件事情的平常心,感到惊讶;“倒怪”是动词短语,指的是对这种惊讶的反应。
例句
- 1. 他对于这个小孩的画技失惊倒怪,觉得他的画竟然如此出色。2. 小明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但是这次他考了满分,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失惊倒怪。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看到一只蚂蚁时,惊讶得从椅子上跌倒,然后又惊讶得大叫一声。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惊讶、吃惊相关的成语,如“大吃一惊”、“目瞪口呆”等。同时,还可以学习与情绪和反应相关的成语,如“喜出望外”、“惊喜万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看到老师生日的蛋糕上有一只蜡烛时,我感到失惊倒怪,因为我以为老师今年只有十八岁。2. 初中生:当我听说学校要组织一次国外游学时,我感到失惊倒怪,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国外。3. 高中生:当我得知自己被录取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时,我感到失惊倒怪,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4. 大学生:当我听到我的论文被选中发表时,我感到失惊倒怪,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研究能够得到认可。希望这个关于“失惊倒怪”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