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醯醢在词典中的解释
hǎi

醯醢

拼音xī hǎi

注音ㄒㄧ ㄏㄞ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用鱼肉等制成的酱。因调制肉酱必用盐醋等作料,故称。《周礼·秋官·掌客》:“米八十筥,醯醢八十罋。”《礼记·郊特牲》:“醯醢之美,而煎盐之尚,贵天产也。” 孙希旦 集解:“曰‘醯醢’者,醢必资醯以成也。” 宋 张耒 《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诗:“山翁生未食醯醢,脱粟寒蔬度朝暮。”

基本含义

  • 指猪肉腌制后的酱料,比喻文辞华丽而空洞。

详细解释

  • 醯醢是由猪肉腌制后所得的酱料,因其色泽鲜亮,味道鲜美,被用来形容文辞华丽而内容空洞。形容虚华辞藻,言辞繁复而缺乏实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评论等场合,用来批评那些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辞藻。

故事起源

  • 醯醢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卷四十四·列女传上》中,记载了晋朝时期的一位名士郭璞。郭璞曾被推荐为秘书郎,但他的文章却只追求华丽的辞藻,缺乏实际内容。有一次,他的文章被人戏称为“醯醢”,意思是形式华丽但没有实质。从此,“醯醢”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成语结构

  • 醯醢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充满了醯醢,听起来华丽却缺乏实质。2. 这篇文章过于醯醢,读起来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到猪肉腌制后的酱料,鲜亮的色泽和美味的味道,再想象一篇文章或演讲华丽却缺乏实质的样子,以此来记忆“醯醢”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贬义词语,如“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等,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里用了很多醯醢的辞藻,但是老师说内容太空洞了。2. 初中生:这篇文章写得太醯醢了,看得我一点也不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3. 高中生:他的演讲虽然华丽,但是缺乏实质,完全是在用醯醢迷惑听众。4. 大学生:这个论文的内容太空洞了,充满了醯醢的辞藻,毫无说服力。

拆字解意

醯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