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功折罪
拼音jiāng gōng zhé zu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jiāng gōng zhé zuì ㄐㄧㄤ ㄍㄨㄙ ㄓㄜˊ ㄗㄨㄟˋ
将功折罪(將功折罪)
以功劳抵偿罪过。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四折:“若拿得两箇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西游记》第九二回:“如今没奈何,保 唐僧 取经,将功折罪。”亦作“ 将功赎罪 ”。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不过你还须得做些事体来将功赎罪。”
基本含义
- 把功劳抵消为罪过。
详细解释
- 将功折罪是指将一个人的功绩或贡献抵消为过错或罪过。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对有功者不公平地加以处罚或责备,对其功劳不予认可。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将功折罪来批评那些对他人的贡献不予重视或不公平对待的人。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些政治、社会或组织中对于有功者的不公平对待。
故事起源
- 将功折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刘敬传》中。刘敬是西汉时期的官员,他在一次战斗中立下了大功,但因为他的上级对他心生嫉妒,将他的功劳抵消为罪过,最终导致他被处罚。
成语结构
- 将功折罪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将”表示抵消, “功”表示功劳, “折”表示抵消, “罪”表示过错或罪过。
例句
- 1. 他在公司做出了重要贡献,却被上司将功折罪。2. 我们应该公正对待每一个有功者,而不是将功折罪。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将功折罪”拆分为“将功”和“折罪”来记忆。将功表示有功劳,折罪表示抵消为罪过。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之前,却被冤枉成犯了错误。
延伸学习
- 将功折罪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了解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功高震主”、“功成身退”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帮助了我很多,但是老师却将功折罪,责备了他。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但是教练却将功折罪,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奖励。3. 高中生:他在社区服务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是有些人却将功折罪,说他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做的。4. 大学生及以上:他在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却被某些人将功折罪,说他是为了博取名利而做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