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骨立
拼音chì gǔ lì
注音ㄔㄧˋ ㄍㄨˇ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赤膊,光着身子。《朱子语类》卷二九:“ 子路 譬如脱得上面两件鏖糟底衣服了, 颜子 又脱得那近里面底衣服了,圣人则和那里面贴肉底汗衫都脱得赤骨立了。”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白髮上,黄花乱插;赤骨立,黑墨偷搽。”亦作“ 赤骨力 ”、“ 赤骨肋 ”、“ 赤骨律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长沙景岑禅师》:“夏天赤骨力,冬寒须得被。”《永乐大典》卷三○○三引《大慧语录》:“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卓锥之地,赤骨律箇浑身,与人争甚闲气。”《何典》第六回:“ 活死人 气力又小,双拳弗抵四手的,那里挣得脱,不免赤骨肋受棒,被他们排头排脚的打了一顿。”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坚强、刚毅、坚定不移的品质。
详细解释
- 赤骨立是由“赤”、“骨”、“立”三个字组成。赤指赤裸,表示光明正大、坦诚;骨指骨头,表示坚硬、坚固;立指站立,表示坚定不移。赤骨立形容一个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屈不挠,坚韧不拔。
使用场景
- 赤骨立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保持坚定的意志和勇气,不畏艰难、不屈服于困境。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坚强品质,也可以用于鼓励他人勇往直前。
故事起源
- 《史记·韩世家》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韩信被项羽困于垓下,韩信面临生死考验,但他选择了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最终成功逃脱。这个故事成为了“赤骨立”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体词+修饰词+动作词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赤骨立的精神,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2. 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要学会赤骨立,永不放弃。3. 只有那些具备赤骨立品质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崛起。
记忆技巧
- 可以用“赤裸的骨头站立”来联想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表示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韧、毅力相关的成语,如“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困难,我要像赤骨立一样,坚持学习,不放弃。2. 初中生:在困境中,我们要像赤骨立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3. 高中生:只有赤骨立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大学考试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