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史纸
拼音lián shǐ zhǐ
注音ㄌㄧㄢˊ ㄕㄧˇ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原称连四纸、绵连四纸,后讹称连史纸。产于 江西 、 福建 等省。原料用竹。纸质细,色白,经久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书画、扇面等多用之。 叶圣陶 《乡里善人》:“ 鲁太玄 的《文集续编》在 钱康侯 六十三岁那一年刻成,由各大书庄发兑,连史纸,每部四册,实洋十元。”亦省作“ 连史 ”。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所谓罗甸纸者,乃类乎连史之物。” 胡祥翰 《上海小志·文化》:“印造各书均用上等连史,蝇头端楷,精雅绝伦。”参阅 元 费著 《笺纸谱》、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皮纸》。
英文翻译
1.【化】 lian-shi paper(fine paper made from bamboo)
基本含义
- 连续的历史记录或史书
详细解释
- 连史纸是指历史的连续记录,包括史书、文献等。它表示历史的延续和传承,以及对过去历史的了解和研究。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个地方、机构或个人对历史的重视和研究。
故事起源
- 连史纸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确,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历史的重视和对过去的传承。
成语结构
- 连史纸由两个部分组成,连表示连接、连续,史纸表示历史的记录和文献。
例句
- 1. 他对历史的了解就像是翻开了一本连史纸。2.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很多连史纸,让人们了解到丰富的历史知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连续的纸张相连想象,来记忆连史纸这个成语,同时可以将其与对历史的了解和研究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和历史文献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连史纸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看连史纸,因为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像连史纸一样,不断学习历史知识,才能了解我们的文化。3. 高中生:历史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连史纸中的故事,让我对历史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