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德
拼音zhōng dé
注音ㄓㄨㄙ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忠正有德行。亦谓忠正有德行的人。《后汉书·袁绍传》:“常侍 张让 等滔乱天常,侵夺朝威,贼害忠德,扇动姦党。”《晋书·简文帝纪》:“赖宰辅忠德,道济 伊望 ,羣后竭诚,协契断金,内外尽匡翼之规,文武致匪躬之节,冀因斯道,终克弘济。”
基本含义
- 指忠诚和品德高尚。
详细解释
- 忠德是由“忠”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忠指忠诚、忠心;德指品德、道德。忠德一词表示一个人忠诚于自己的职责,并且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
- 忠德一词常用于赞美忠诚和品德高尚的人。可以用来形容对国家、家庭、朋友等具有坚定忠诚的人,以及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故事起源
-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段对话:“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段对话中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被认为是忠德思想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忠德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生忠德于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 她是一位忠德的朋友,无私地帮助了我很多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忠德”与“忠诚”、“品德”等词语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和品德的价值观,以及其他与忠德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忠德的学生,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忠德的公民,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他是一个忠德的领导,总是为员工着想。4. 大学生:忠德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德,它是社会进步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