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禁锢在词典中的解释
jìn

禁锢

拼音jìn gù

注音ㄐㄧㄣˋ ㄍ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动)封建时代统治集团禁止异己的人做官或不许他们参加政治活动。
    (2) (动)关押;监禁。
    (3) (动)束缚;强力限制。
    [构成]
    并列式:禁+锢
    [例句]
    封建思想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作谓语)

近义词

  • 监禁、囚系、羁系、监管、拘押、囚禁

反义词

  • 释放

英文翻译

  • 1.(禁止异己做官) debar from holding office (in feudal times)

详细解释

  • ◎ 禁锢 jìngù
    (1) [inhibit;banish]∶当局禁止某些社会阶层或政治上的异己做官或参加政治活动
    乃皆赦归田里,禁锢终身。——《后汉书·党锢传》
    禁锢终身,不许仕进
    (2) [encompass]∶关押,监禁
    他被禁锢在坚固的堡垒中
    (3) [restrain]∶强力限制
    (1).谓禁止做官或参与政治活动。《史记·平準书》:“议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錮、免减罪。”《汉书·云敞传》:“初, 章 为当世名儒,教授尤盛,弟子千餘人, 莽 以为恶人党,皆当禁錮,不得仕宦。”《后汉书·党锢传序》:“帝意稍解,乃皆赦归田里,禁錮终身。”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举孝廉贤良,党事禁錮,隐于海上。”
    (2).监禁;关押。《汉书·刑法志》:“前令之刑城旦舂岁而非禁錮者,如完为城旦舂岁数以免。”《后汉书·鲍昱传》:“先帝詔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宜一切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錮,兴灭继絶,死生获所。” 唐 沉亚之 《学解嘲对》:“禁錮连岁不解,岁千餘人,虽赦宥,而狱死者不可胜多矣。” 唐 元稹 《叙奏》:“百司皆牢狱,有栽接吏械人逾岁而臺府不得而知之者,予因飞奏絶百司专禁錮。” 宋 欧阳修 《文惠陈公神道碑铭》:“每岁正月,夜放灯,则悉籍恶少年禁錮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一民<知与行>》:“如狱囚既被禁錮,虽知游散之有益于卫生,而不能出狱。”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所有黑铁板窗都紧紧地关上,好像中间禁锢着不知多少死囚。”
    (3).封闭;束缚限制。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可是在 中国 ,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冰心 《繁星》诗:“云彩在天空中,人在地面上--思想被事实禁锢住,便是一切苦痛的根源。” 艾思奇 《民族的思想上的战士--鲁迅先生》:“从来天才的思想家都常常要跳出形而上学方法的禁锢,而对于辩证法的发展多少贡献一些东西。”

基本含义

  • 限制、束缚

详细解释

  • 禁锢指的是对人的自由行动进行限制或束缚,使其无法自由活动或发展。

使用场景

  • 禁锢常常用来形容政治上对人的自由进行限制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某种条件下无法自由发展的状态。

故事起源

  • 禁锢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斩首刑罚。在古代,斩首被视为最严厉的刑罚之一,被斩首的人头颈部会被放入一个金属制成的罩子里,以防止人头掉落。这个金属罩子被称为“禁锢”,因为它限制了被处刑者的自由。

成语结构

  • 禁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构成的成语,其中“禁”表示限制,禁止,而“锢”表示束缚,困住。

例句

  • 1. 他的创造力被禁锢在传统观念中,无法有新的突破。2. 这个国家的言论自由被禁锢,人们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禁锢”与“限制”、“束缚”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被锁在一个小房间里,无法自由行动,这就是被禁锢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禁锢相关的成语,如“囹圄之见”、“束之高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太严格了,总是禁锢我们的自由。2. 初中生:社会的规则和道德观念有时会禁锢我们的行为。3. 高中生:学校的纪律和考试压力常常让我们感到禁锢。4. 大学生:就业压力和社会期望有时会禁锢我们的选择和发展。5. 成年人:工作和家庭责任可能会禁锢我们的个人发展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