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讽赞在词典中的解释
fěngzàn

讽赞

拼音fěng zàn

注音ㄈㄥˇ ㄗ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讽喻匡赞。《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諭德一人,正四品下。掌諭皇太子以道德,随事讽赞。”

基本含义

  • 既讽刺,又赞美。

详细解释

  • 讽刺和赞美并存的一种说法,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进行讽刺,但又具有赞美的意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或评论中,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既有讽刺的批评,又有赞美的赞许。

故事起源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荀卿是鲁国的一位大臣,他对国家的不公平政策进行了批评,但又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赞美。后来,人们就用“讽赞”来形容这种既讽刺又赞美的说法。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组成,形成了独特的修辞效果。

例句

  • 1. 他的演讲既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又赞美了人民的奋斗精神。2. 这部小说讽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赞美了人性的光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讽赞”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词来记忆。其中,“讽”可以与“冯”音相近,想象一个人冯姓的人在讽刺别人;“赞”可以与“赞美”联想,表示对别人的赞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讽刺”、“赞美”等,以丰富词汇量和修辞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讽赞了我的作文,表扬了我写得好,但也指出了我的错误。2. 初中生:这篇文章讽赞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共鸣。3. 高中生:他的演讲既讽刺了政府的腐败现象,又赞美了人民的勇气和智慧。4. 大学生:这本书通过讽赞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拆字解意

讽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