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火钳烫孩子在词典中的解释
huǒqiántàngháizi

火钳烫孩子

拼音huǒ qián tàng hái zi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旬阳县磨沟幼儿园园长薛同霞,因小朋友背诵不出课文,便用火钳将10名孩子的手烫伤。此事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安康市教育局昨日派出工作组赶赴旬阳,检查督导此事善后处理工作。

    从本质来讲,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幼儿身心成长规律,着重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教育部三令五申,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幼儿园老师仅仅因为孩子不能完全背诵课文,就“心情不好”,用火钳将孩子们的手烫伤,而且被烫伤的孩子达10名之多,令人震惊!无辜的孩子遭老师烫伤,家长如何放心?

    烫伤事件不仅给孩子带来身体伤害,而且给不谙世事的幼儿带来心理伤害。火钳烫在孩子的手上,疼在家长的心里,也深深刺痛了社会的良知。

    尽管孩子得到了治疗,该幼儿园被关闭,孩子已经转园,薛同霞本人表示内疚,相关部门也表示,对薛同霞本人将依据事件性质和情节进行严肃处理,如有必要将此事件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但在我看来,孩子身体上的伤疤好愈合,但是孩子心理的创伤难以消散。

    媒体此前也报道过不少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的事件。如,指挥女童掌掴男童,老师摄像取乐;因为幼儿爱说话,老师用胶带封他们的嘴;捆绑孩子午睡;在冷天让幼儿脱光衣服吹冷空调;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孩子;用注射器针扎幼儿;用电熨斗与烟头烫伤孩子,等等。

    教育法、教师法与教师师德规范对体罚学生早有规定。有的地区正在施行教师绩效工资与师德考核挂钩的管理办法。但仍有人采用如此方法“教训”不谙世事的幼儿,令人诧异。

    幼儿年龄小,他们有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偶尔调皮是他们的天性使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作为老师应该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引导他们,耐心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粗暴地对待幼儿,不仅伤害孩子的身体,而且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这种创伤可能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虐幼事件给幼儿教育敲响了一记警钟,更是引出了幼儿园管理无序的话题。开办幼儿园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幼儿园质量良莠不齐。教育设施、师资水平较差、没有资质的幼儿园也忝列其中,有的幼师没有参加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不知道师德师风为何物,不知道幼儿园该教孩子什么。

    对此,相关部门要查清事实,更要从中举一反三,反思师德教育。严格幼儿园准入门槛,尤其是师资门槛,不让不具备资质、师德不良者混进教师队伍。对幼儿园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让孩子享受快乐的幼儿时光。

基本含义

  • 比喻治疗问题时,方法过于过火,反而伤害了正常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 火钳是古代一种用火烘烤的刑具,烫孩子指的是不小心烫伤了孩子。这个成语比喻在解决问题时,方法过于激烈,反而伤害了本来无辜的人或事物。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在解决问题时,采取过激措施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的情况。常见于日常生活、工作场景以及社会问题讨论中。

故事起源

  • 相传,明朝时期,有一位官员为了打击贪官污吏,采取了极端的手段。他雇佣了一群人,用火钳烫伤那些被怀疑的贪官污吏的孩子,以逼迫他们交代罪行。然而,这种极端的手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伤害了无辜的孩子。因此,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形成了成语“火钳烫孩子”。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是“火钳”,谓语是“烫孩子”。

例句

  • 1. 为了打击犯罪分子,警方不能用“火钳烫孩子”的方式,要依法办事。2. 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因为一时急躁而采取“火钳烫孩子”的方法,要冷静思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火钳烫伤了孩子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过激手段、伤害无辜相关的成语,如“杀鸡儆猴”、“害人不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爸爸为了让他好好学习,每天晚上都用火钳烫他的手,可是小明却更加害怕学习了。2. 初中生:老师为了惩罚调皮的学生,用火钳烫了他的手,结果惩罚的对象反而变得更加叛逆了。3. 高中生:政府为了打击犯罪,采取了火钳烫孩子的方式,结果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对。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火钳烫孩子”。

拆字解意

火钳烫孩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