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冒昧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omèi

冒昧

拼音mào mèi

注音ㄇㄠˋ ㄇ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辞)。~陈辞。(作状语)

近义词

  • 造次、唐突、冒失、莽撞、粗莽、粗鲁、卤莽

反义词

  • 谦恭

英文翻译

  • 1.[谦] (指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合适) make bold; venture; take the liberty

详细解释

  • ◎ 冒昧 màomèi
    (1) [make bold]∶ [言行] 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做谦词)
    冒昧陈辞
    (2) [venture]∶大胆地提供或提出 [意见或看法] (多用做谦词)
    不揣冒昧
    (1).冒犯,无知而妄为。多用于自谦。《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晋书·滕修传》:“不胜愚情,冒昧闻诉。” 宋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臣不胜区区冒昧圣听,伏竢诛谴。”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摺》:“谨不揣冒昧,效兹一得。”
    (2).引申为鲁莽轻率。《朱子语类》卷七六:“今行险徼倖之人虽知险阻,而犹冒昧以进。”《明史·杨恂传》:“使大臣清节素孚,彼安敢冒昧如此?” 徐特立 《由巴黎致湘学界书》:“谓无技术及法语,又无学费者,不可令其冒昧来往。”
    (3).犹苟得。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自数年来,颇知内外丹要处。冒昧厚禄,负荷重寄,决无成理。”
    (4).犹埋没。《白雪遗音·马头调·望夫山》:“奴説奴是冷落的香闺(独自守孤幃)。为甚么将俺恩情都冒昧?”

基本含义

  • 冒昧指的是敢于冒险,不顾礼节和常规,主动主动行动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冒昧是指敢于主动行动,不顾礼节和常规,冒险迈出一步的意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敢于冒险尝试、不怕得罪他人或冒犯他人。

使用场景

  • 冒昧常用于夸奖或赞赏那些有胆识、勇于冒险、不拘小节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行事冒失、不顾礼节的人。

故事起源

  • 冒昧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据说,有一位年轻人想向一个有名的画家学习绘画技巧,但他并不认识这位画家。于是,他决定冒险去拜访这位画家,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导。虽然他并不认识画家,但他还是决定冒昧地去拜访。最后,这位画家被他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成为了他的导师。

成语结构

  • 冒昧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冒”和形容词“昧”组成。动词“冒”表示敢于冒险,形容词“昧”表示不顾礼节和常规。

例句

  • 1. 他冒昧地向陌生人借了一笔钱。2. 她冒昧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建议。3. 我冒昧地打扰了你的休息时间,真是抱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冒昧”与“冒险”联想起来,两者的发音相似且意思相近。此外,冒昧的意思也可以通过将“冒”和“昧”这两个字的意思进行联想来记忆,冒表示冒险,昧表示无礼。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冒险、勇气相关的成语,如冒险家、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冒昧地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2. 初中生:他冒昧地向班主任请假去参加比赛。3. 高中生:我冒昧地向校长提出了一个改进学校环境的建议。4. 大学生:她冒昧地向教授请教了一个关于研究课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