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自振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

自振

拼音zì zhèn

注音ㄗㄧˋ ㄓ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自己振作起来。 唐 司空图 《送草书僧归越》:“洎天下将乱,则虽吾里,其风亦变,果傖荒之流民亦多矣。儻或未化,亦其益孤,不能自振。”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叙》:“盖 唐 之敝,自 天宝 以后,纪纲寖坏,不能自振,以至於失天下。”
    (2).自救;自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后汉书·桓帝纪》:“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禀穀如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

英文翻译

  • 1.natural vibration; natural oscillation

基本含义

  • 自己发出声音,引起共鸣。

详细解释

  • 自振是指物体在特定条件下自身振动,并通过共振引起其他物体振动。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的言行或行为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和回应。

使用场景

  • 自振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影响力或能力,特别是在引起他人共鸣方面。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表达或行为对他人产生的积极影响,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行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一篇文章中,引用了鲁国的一位官员自述的经历。他说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成语结构

  • 自振是一个动词+形容词的成语,动词“自”表示自己,形容词“振”表示振动。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正自振,触动了听众的内心。2.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主题和感人的故事自振了观众的心弦。3. 他的行为充满正能量,总能自振他人的积极心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自振”与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引起共鸣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振”相关的成语,如“自鸣得意”、“自我陶醉”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表演魔术,自振了同学们的兴趣。2. 初中生:老师的讲解很生动,能够自振我们的学习动力。3. 高中生:他的演讲内容很有深度,能够自振我们的思考和理解能力。4. 大学生:这本书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观点和触动人心的写作风格自振了读者的共鸣。5. 成年人:这个演讲者的演讲技巧很棒,能够自振听众的情感和共鸣。

拆字解意

自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