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推聋妆哑在词典中的解释
tuīlóngzhuāng

推聋妆哑

拼音tuī lóng zhuāng yǎ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uī lóng zhuāng yǎ ㄊㄨㄟ ㄌㄨㄙˊ ㄓㄨㄤ ㄧㄚˇ

    推聋妆哑(推聾妝啞) 

    谓装作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知道。《水浒传》第四九回:“伯伯,你不要推聋妆哑。” 明 杨珽 《龙膏记·罗织》:“ 张无颇 ,你不要推聋妆哑,这是丞相书中言语。”亦作“ 推聋作哑 ”。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二折:“他説着英雄话,你怎的乔禁架,使不得推聋作哑。”

基本含义

  • 比喻故意装作不知道或不理睬,对于明显的事实或真相装作听不见、看不见或不知道。

详细解释

  • 推聋妆哑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推”意为推脱,推卸责任;“聋”指聋子,表示听不见;“妆”指装作,假装;“哑”指哑巴,表示说不出来。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故意推脱责任,装作不知道或不理睬明显的事实或真相。

使用场景

  • 推聋妆哑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回避问题或逃避责任的行为。可以用来描述政府官员对于社会问题的不作为,或者某人在面对他人的指责时装作无视,不作回应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推聋妆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官员被指控贪污受贿,但他却一直装作聋子,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他不仅如此,还装作看不见或不知道其他人的指责和质问。因此,人们以“推聋妆哑”来形容这种逃避责任、回避问题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推聋妆哑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独立的含义,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特定的意义。

例句

  • 1. 他对于公司的问题总是推聋妆哑,从来不愿意承担责任。2. 政府官员经常推聋妆哑,对于民众的诉求置若罔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装作聋子,戴着面具,不停地推脱责任,同时他的嘴巴被封住,无法说话。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结构。

延伸学习

  • 推聋妆哑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成语,学习和理解成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我推聋妆哑地装作不知道。2. 初中生:学校里有很多问题,但校长总是推聋妆哑,不愿意解决。3. 高中生:政府官员对于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推聋妆哑,不作为。4. 大学生:有些人在面对社会问题时选择推聋妆哑,而不是积极参与解决。

拆字解意

推聋妆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