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
拼音píng zōng
注音ㄆㄧㄥˊ ㄗ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萍踪 píngzōng
[tracks of a wanderer] 形容行踪不定,像浮萍般四处漂浮
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牡丹亭·闹殇》
近义词
足迹、踪迹、行踪
英文翻译
1.tracks of a wanderer
详细解释
见“ 萍踪 ”。
亦作“ 萍踪 ”。浮萍的踪迹。常比喻行踪飘泊无定。 元 萨都剌 《秋日池上》诗:“飘风乱萍踪,落叶散鱼影。” 元 方回 《寄呈吕道山于八桂》诗:“但愿岁时一相见,萍踪从昔惯漂萍。” 明 何景明 《除夕刘户部宅》诗:“江湖有歧路,漂转叹萍踪。”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萍踪偶寄梵王边,莫道无缘却有缘。”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一:“现在‘萍踪’略定,很想就记忆所及,记些‘忆语’出来,陆续在本刊上发表。”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物流连忘返,无法停留的样子。
详细解释
- 萍踪是由“萍”和“踪”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或物流连忘返,无法停留的样子。萍是指水上漂浮的植物,它随水漂流,没有固定的根基。踪是指痕迹、足迹。萍踪的意思是像水上的萍一样,没有固定的轨迹,随处流浪。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或工作地,经常在不同的地方流浪。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事物没有固定的状态,时常变动。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和他的朋友齐物仁一起去山上游玩,庄子看到一片萍踪,便问齐物仁:“你见过萍踪吗?”齐物仁回答说:“我只见过萍,没见过萍踪。”庄子笑着说:“你只见过萍,却没见过萍踪,这是因为萍踪没有固定的轨迹,随处流浪。”
成语结构
- 萍踪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
例句
- 1. 他没有固定的工作,总是萍踪不定。2. 这个人一直在各个城市之间流浪,真是萍踪不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片萍,随着水流漂浮,没有固定的轨迹。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流动、变动相关的成语,如“风雨如晦”、“水落石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家常常搬来搬去,他的家萍踪不定。2. 初中生:我的父亲是一名商人,经常出差,萍踪不定。3. 高中生: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我希望能够在不同的城市留下萍踪。4. 大学生:毕业后,我计划去不同的国家旅行,留下自己的萍踪。5. 成年人:我工作需要经常出差,萍踪不定,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