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墓轼闾
拼音fēng mù shì lǘ
注音ㄈㄥ ㄇㄨˋ ㄕㄧˋ ㄌㄩˊ
繁体
基本解释
增修坟墓,旌表里门,表示对贤者的礼遇和尊崇。《书·武成》:“﹝ 武王 入 殷 ﹞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 紂 囚其人而放释之, 紂 杀其身而增封其墓, 紂 退其人而式其门閭,皆是 武王 反 紂 政也。”按,《史记·周本纪》作“表 商容 之閭”。《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封墓軾閭,以光贤哲。”
基本含义
- 指掩埋、封闭墓地,使其不再被人所知。
详细解释
- 封墓轼闾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它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原本是指晋国的襄公在位时,因为害怕受到被封建制度束缚的限制,所以在位期间不去墓地祭祀祖先,也不去公祠祭拜先祖,而将墓地封闭起来,使其不再被人所知。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指不去祭祀祖先或不去公祠祭拜先祖。
使用场景
- 封墓轼闾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忘记自己的根源、不重视先祖或不敬仰祖先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重视传统文化和家族纽带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忘记自己过去或背弃自己根源的人。
故事起源
- 据《左传》记载,晋国的襄公在位时,他害怕受到被封建制度束缚的限制,所以他不去墓地祭祀祖先,也不去公祠祭拜先祖,而将墓地封闭起来,使其不再被人所知。这个行为被后人称为“封墓轼闾”。
成语结构
- 成语“封墓轼闾”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封”、“墓”、“轼”和“闾”。
例句
- 1. 他封墓轼闾,不去祭祀祖先,被人认为是对家族的不尊重。2. 这个人忘记了自己的根源,封墓轼闾,不再关心家族的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每个字的发音与形状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封”字的发音“fēng”可以联想为风,表示封闭;“墓”字的发音“mù”可以联想为墓地;“轼”字的发音“shì”可以联想为石头,表示坚固;“闾”字的发音“lǘ”可以联想为路,表示通往。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封建制度以及祭祀祖先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封墓轼闾,不再去祖先墓地祭祀,因为他们忙着玩游戏。2. 初中生:他们封墓轼闾,不再去公祠拜祖先,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传统没有意义。3. 高中生:他们封墓轼闾,不再重视先祖,因为他们更关注个人的发展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