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侮辱东北人
拼音mín jǐng wǔ rǔ dōng běi ré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就网络疯传“三亚办案民警出警迟缓,对东北游客进行地域性歧视”作出回应,警方接处警符合《接处警工作规范》要求,羊栏派出所民警在办案过程中没有说出过地域歧视性言语。
2月2日,三亚凯丰花园发生一起保安与游客的打架事件,事件发生后,网络疯传涉案民警出警迟缓,并对受害人在言语上进行地域性歧视。据了解,在案件发生后,三亚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三亚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江伟连夜进行了部署,组织成立专案组,分两条线进行案件侦办、调查网传民警进行地域性歧视的相关情况。
2月5日中午,三亚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支队长夏春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支队于2月3日,连夜抽调了五名督查民警对这起事件中民警的接处警工作,以及网传其存在地域性歧视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2个昼夜的调查核实,案件调查工作基本结束。
据查,三亚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该起事件报警的最早时间为2012年2月2日9时10分,接警后110指挥中心通过指令传达至羊栏派出所,通过调取的监控录像显示,民警于2月2日9时28分出现在案发现场,整个出警过程耗时18分钟,并非网传所述1个多小时。记者在三亚警方提供的视频以及指挥中心的接警记录中看到,情况与警方调查情况相同。
针对网传办案民警020315在办案过程中存在地域性歧视,夏春雨介绍称,专案组调查了案件双方当事人,以及案发现场的群众,通过多方口供可以证实,民警在办案过程中没有说歧视性语言。而当事人张滨生及张丽艳在接受调查时,一致否认听到020315民警说出过地域性歧视的言语。
但张芊在面对多家媒体时仍一口咬定,民警在办案过程中说出过歧视性言语。夏春雨介绍,张芊在警务督察部门工作人员的调查中,并未反映此事。
5日下午,南海网记者几经努力,联系到目击该事件全过程的李先生,据李先生介绍,他是凯丰花园小区的业主,当天着红色上衣。他告诉记者,打架事件是因停车而引起,在整个事件中,自己并未听到办案民警有说出地域性歧视的言语。
基本含义
- 指民警对东北人进行侮辱或歧视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民警”指的是警察,而“侮辱”则表示对他人进行贬低、羞辱或歧视的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民警对东北人的不公平对待或不尊重。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警察对东北人进行侮辱、歧视或不公平对待的情况。在社会公正和平等受到关注的今天,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和谴责这种不公平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故事起源,但它反映了一些地方民警对东北人的不公平对待或歧视现象。这种现象在社会中存在,但并不代表所有民警都有这种行为。
成语结构
- 成语“民警侮辱东北人”的结构为“主语+动词+宾语”,其中主语为“民警”,动词为“侮辱”,宾语为“东北人”。
例句
- 1. 他们严重侮辱东北人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强烈谴责。2. 这起民警侮辱东北人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分解为“民警”和“侮辱东北人”,并与相关的情景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公正、平等和尊重的知识,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民警侮辱东北人是不对的,我们要友好相处。2. 初中生: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民警侮辱东北人的行为。3. 高中生:作为未来的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反对民警侮辱东北人的行动。以上是关于成语“民警侮辱东北人”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