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妃
拼音mì fēi
注音ㄇㄧˋ ㄈㄟ
繁体
基本解释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楚辞·离骚》:“吾令 丰隆 乘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 王逸 注:“ 宓妃 ,神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 青琴 、 宓妃 之徒,絶殊离俗。”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 宓妃 , 伏羲氏 女,溺死 洛 ,遂为 洛水 之神。”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序》:“ 黄初 三年,余朝京师,还济 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 宓妃 。” 唐 李白 《感兴》诗之二:“ 洛浦 有 宓妃 ,飘颻雪争飞。”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微吟风引,薄 蔡女 之言才;妙解天成,过 宓妃 之受教,是以冬闺寳押,作颂方闲。”
基本含义
- 指被封为妃子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貌的女子。
详细解释
- 宓妃,古代妃子的尊称,原指周文王的妃子宓子贵,后泛指被封为妃子的女子。宓妃一词既有美貌的意味,也有宠爱的意味。形容女子美丽、娇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也可以用来形容女性受到宠爱或受到众人追捧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宓妃一词的起源与中国古代周朝的文王有关。据传,周文王有一位美丽的妃子,名叫宓子贵,被封为宓妃。宓妃美丽善良,深受文王的宠爱。后来,宓妃的美貌和贤淑成为后世称美女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宓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她长得像个宓妃,美得让人心动。2. 她一直是公司的宓妃,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关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宓妃”与美丽的女性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位美丽的女子被封为妃子,受到宠爱和追捧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美貌相关的成语,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长得像个宓妃,笑起来特别美。2. 初中生:她的容貌堪比宓妃,引来了很多追求者。3. 高中生:她的美丽不仅仅是外表,更像是宓妃一样有内涵。4. 大学生:她在校园里如同宓妃一样受到了众人的关注和喜爱。5. 成年人:她的气质和美丽让人联想到宓妃,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