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席不四
拼音kǒng xí bù sì
注音ㄎㄨㄙˇ ㄒㄧˊ ㄅㄨˋ ㄙ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孔席不暖"。
基本含义
- 指人多座位少,坐不下。
详细解释
- 孔席,指古代的座位,由竹篾编织而成。四,指坐的人数。孔席不四,意思是座位不够坐,人多座位少。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多座位少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场所狭小,无法容纳更多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班彪传》。班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历史学家,他在《后汉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孔融是当时的一位才子,他在家中设宴招待朋友,但是座位不够,无法容纳所有的客人。孔融不忍心让客人站立,于是他自己找了一个地方站立,让客人们坐在座位上。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人多座位少的情况,演变成了成语“孔席不四”。
成语结构
- 孔席不四是一个主谓宾的句子结构,孔席为主语,不四为谓语。
例句
- 1. 今天会议室太小了,孔席不四,大家只能站着开会。2. 餐厅座位有限,客人多的时候常常孔席不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孔融招待客人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孔融设宴招待客人,座位不够时他自己站立,让客人坐在座位上,这样就能记住“孔席不四”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座位有关的成语,如“座无虚席”、“坐怀不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上课的时候,教室里的座位孔席不四,有些同学只能站在后面听课。2. 初中生:学校的食堂座位不够用了,中午的时候总是孔席不四,有些同学只能在操场上吃饭。3. 高中生:参加校园招聘会的时候,会场座位孔席不四,有些同学只能站在后面听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