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扭
拼音zhí niǔ
注音ㄓㄧˊ ㄋㄧ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不过 左贤王 也实在是太执扭了。”
基本含义
- 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详细解释
- 执扭指坚持己见,固执而不肯改变。形容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改变自己的立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争论或争执中,表示某人坚持己见,不肯妥协或接受其他观点。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故事中,吴起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军事家。有一次,吴起与魏国的将领孙子争论兵法,孙子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改变。吴起认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于是说:“你执着己见,像扭着一个篮子,不肯放手。”后来,这个故事就演变成了成语“执扭”。
成语结构
- 执扭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执”和名词“扭”组成。
例句
- 1. 他执扭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听取别人的建议。2. 这个人太执扭了,一点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扭着一个篮子,表示他固执己见,不肯放手。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固执己见”、“固执成见”等,来扩大对于固执己见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执扭地坚持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2. 初中生:她总是执扭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肯听取别人的建议。3. 高中生:他因为执扭的性格而与很多人产生了争执。4. 大学生:他的执扭使得他在团队合作中变得相对较为孤立。5. 成人:有时候我们需要放下执扭,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