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包
拼音diū bāo
注音ㄉㄧㄨ ㄅㄠ
繁体
基本解释
(1).旧时江湖上的一种诈骗术。诈骗者远远看见有人来,故意把一个包裹抛在路上,然后躲起来,若有人拾取,就装做寻找失物,说包内有珍宝,对拾者恐吓勒索,拾者只好给钱了事。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调白》:“盗之多以大也,自响马老瓜以至丢包、鼠窃,名目多端。”
(2).小偷或流氓突然抢夺别人的手提包或其他值钱的东西,然后立即逃跑,也叫“丢包”。 端木蕻良 《义卖》:“人要骚,马要骄,要倒霉的快丢包!”
(3). 傣 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常在新年时聚集于旷场或草地上,用荞壳装在枕形的布袋里,互相投抛为戏,谓之“丢包”。《云南民族文学资料·猎人与孔雀》:“许多姑娘来找他丢包,谈情,他也不睬,一天只是去打猎。”
基本含义
- 指遗失、失去东西或错过机会。
详细解释
- 丢包是由动词“丢”和名词“包”组成的成语,用来形容人遗失或失去东西的情况。它也可以用来形容错过重要的机会或失去某种好处。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描述一个人在旅行中丢失了行李,或者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机会。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失去了某种好处或友谊。
故事起源
- 关于“丢包”的故事起源并没有确切的记载。这个成语有可能是源于人们在旅行中丢失行李的经历,也有可能是由于古代人们常常用包裹来装载财物,因此丢失了包裹就意味着失去了财产。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昨天在火车上丢包了,里面有所有的护照和钱包。2. 这次考试他又丢包了,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3. 她的不诚实举止丢包了她在公司的声誉。
记忆技巧
- 你可以将“丢包”联想为一个人不小心将包裹丢失了,或者将机会丢失了。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旅行中遗失了行李,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丢包”相关的成语,如“丢三落四”和“丢人现眼”。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丢包了,我的作业本不见了。2. 初中生:他丢包了,错过了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的机会。3. 高中生:她丢包了,忘记带身份证,不能参加高考了。4. 大学生:我丢包了,里面有所有的笔记和教材。5. 成年人:他丢包了,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