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笔牍在词典中的解释

笔牍

拼音bǐ dú

注音ㄅㄧˇ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纸笔。泛指文具。《战国策·齐策六》:“ 君王后 病且卒,诫 建 曰:‘羣臣之可用者某。’ 建 曰:‘请书之。’ 君王后 曰:‘善。’取笔牘受言。” 汉 刘向 《说苑·指武》:“ 王满生 籍笔牘,书之曰:‘社稷且危,傅之於膺。’”
    (2).犹文牍。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州郡有忧,能治章上奏,解理结烦,使州郡连事,有如 唐子高 、 谷子云 之吏,出身尽思,竭笔牘之力,烦忧适有不解者哉?” 清 唐孙华 《寿座主讲学仇先生二十六韵》:“请求无笔牘,著述有籤縢。”

基本含义

  • 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

详细解释

  • 笔牍一词来源于古代写字用具。牍,指写字用的木板或竹片;笔,指写字用的毛笔。在古代,人们用牍和笔来写文章,因此“笔牍”成为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笔牍”来形容文章的要点或主题。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份文件或合同的重要内容。

故事起源

  • 关于“笔牍”的起源,目前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可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文化和写字工具的使用有关。

成语结构

  • 笔牍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篇文章的笔牍非常清楚,让人一目了然。2. 合同上的笔牍非常重要,要仔细阅读并签字确认。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笔牍”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写一篇文章时,用笔写下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笔牍”。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使用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作文,我要抓住文章的笔牍,写出自己的思考。2. 初中生:这本书的笔牍非常丰富,作者用了很多细节来展现故事的主题。3. 高中生:我在写一篇论文,需要整理笔牍,把握住论点和论证。4. 大学生:这篇研究论文的笔牍非常全面,作者对问题的分析很深入。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笔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