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调和鼎鼐在词典中的解释
tiáodǐngnài

调和鼎鼐

拼音tiáo hé dǐng nà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iáo hé dǐng nài 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ㄣㄞˋ

    调和鼎鼐(調和鼎鼐) 

    调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韦贤 初相 汉 , 范叔 已归 秦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调和鼎鼐费心机,别户分门恩济威;钻火燃寒灰,这燮理阴阳非细。”《天雨花》第一回:“长成必定功名显,调和鼎鼐济苍生。”参见“ 调鼎 ”。

基本含义

  • 指调和各方面的意见,使之达到一致或和谐的状态。

详细解释

  • 调和鼎鼐形容在争议或矛盾的事物中,能够协调各方面的意见,达到一致或和谐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团队合作、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等方面,协调各方意见,达到和谐共处的效果。

故事起源

  • 《左传》中记载,周朝时期,鼎是一种用来烹煮食物的器具,鼐是一种用来接鼎底部的容器。因为鼎和鼐的结构,使得热量能够均匀传导,从而保持食物的均匀煮熟。这个成语就是从这种鼎和鼐的结构中引申出来的,比喻协调各方面的意见,使之达到一致或和谐的状态。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名词

例句

  • 1. 在团队合作中,他总是能够调和鼎鼐,使得各个成员都能和谐共事。2. 他在处理家庭纠纷时,总是能够调和鼎鼐,让家庭和睦相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调和鼎鼐”这个成语与烹饪中的鼎和鼐的结构联系起来,想象鼎和鼐的结构能够均匀传导热量,从而调和各方面的意见,达到一致或和谐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等,了解它们的用法和故事起源,扩展自己的成语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经常能够调和鼎鼐,一起完成各种任务。2. 初中生:老师在班会上教我们如何调和鼎鼐,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3. 高中生:领导希望我们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调和鼎鼐,取得更好的成绩。4. 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我们需要调和鼎鼐,结合各种观点来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