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呼图克图在词典中的解释

呼图克图

拼音hū tú kè tú

注音ㄏㄨ ㄊㄨˊ ㄎㄜˋ ㄊ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呼土克图 ”。蒙语xutugtu音译。意为有寿者。 清 王朝授于藏族及蒙古族喇嘛教大活佛的称号。凡属此级活佛,均载于理藩院册籍,每代“转世”必经中央政府承认和加封。 乾隆 以后,“转世”须经 清 廷主持的金瓶掣签确定。 西藏 的大呼图克图有些具有出任地方政府摄政的资格。《清会典事例·理藩院·喇嘛封号》:“ 乾隆 二年议准 喀尔喀额尔德尼班禪第达 呼图克图、 乍雅班第达 呼图克图各徒众甚多,凡官差出兵皆与 扎萨克 佐领下人等一同行走,应各给予管理徒众印信。”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喇嘛》:“当呼必勒罕未出之前,彼教于佛前诵经祈祷,广为访觅,各指近似之幼孩,于佛前纳穆吹忠,择一聪慧有福相者定为呼必勒罕,幼而习之,长成乃称呼土克图,传袭其号,以掌彼教。”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行为态度顽固,不肯屈服或妥协。

详细解释

  • 呼图克图是蒙古语,意为“不屈服”,用来形容人坚持己见,不肯妥协的态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挑战或压力时,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原则,毫不妥协。

使用场景

  • 呼图克图通常用于赞美那些坚持己见,不屈服于外界压力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动摇。

故事起源

  • 呼图克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元代蒙古族的史书《元史》中。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元朝末年,当时蒙古族统治者内部发生了权力斗争。有一位名叫呼图克图的蒙古族将领,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向其他势力屈服。最终,他因为坚持己见而被迫离开朝廷,但他的坚持和勇气仍然被人们所赞美,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呼图克图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面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呼图克图,坚持自己的原则。2. 虽然他的想法与大家不同,但他毫不动摇,呼图克图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呼图克图的发音与“呼”、“图”、“克”、“图”分开记忆,然后将其组合起来。同时,可以联想到“呼叫”、“图表”、“克服”、“图画”等词语,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持、不屈服相关的成语,如“坚持不懈”、“坚贞不屈”、“不屈不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呼图克图地坚持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像呼图克图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在选择自己的未来道路时,我们要保持呼图克图的精神,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4.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我们要像呼图克图一样,坚持自己的职业理想。

拆字解意

呼图克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