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息飨在词典中的解释
xiǎng

息飨

拼音xī xiǎng

注音ㄒㄧ ㄒㄧ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年终农事既毕,举行蜡祭,饮宴老人,祭享神明。《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息饗报嘉岁,通急戒无年。” 李善 注:“《礼记》曰: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饗之,黄衣黄冠,息田夫也。”

基本含义

  • 停止享受饮食。

详细解释

  • 息飨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息”和“飨”两个字组成。其中,“息”指停止,休息;“飨”指享受,饮食。合在一起表示停止享受饮食,放下餐盘,停止进食。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饭桌上停止进食的情景,也可以用来比喻停止享受某种乐趣或享受。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饮食礼仪。在古代宴会上,主人席间会设有“飨”牌,表示客人可以开始享受饮食。而当主人要结束宴会时,他会拿起“息”牌,表示客人们应该停止进食。这就是“息飨”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结构。

例句

  • 1. 在宴会上,当主人拿起“息飨”牌时,客人们纷纷放下餐具。2. 他病得很重,医生建议他暂时“息飨”,只喝流质食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息飨”与停止进食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饭桌上享受美食,然后突然拿起牌子停止进食。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饮食相关的成语,如“食不甘味”、“饮食男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吃饭的时候,妈妈突然拿起了“息飨”牌,让我停止吃饭。2. 初中生:我在饭店里吃饭时,看到一个客人拿起了“息飨”牌,表示他不再进食了。3. 高中生:考试前的一天晚上,我决定“息飨”一下,不再看书,好好休息一下。

拆字解意

息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