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恻悯在词典中的解释
mǐn

恻悯

拼音cè mǐn

注音ㄘㄜˋ ㄇㄧ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怜恤。 前蜀 杜光庭 《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或害物伤生,曾无惻悯;或摧锋御敌,轻赐诛锄。” 宋 梅尧臣 《观放鹞子》诗:“碎脑非此辜,食肉尔何忍;取乐在须臾,我心良惻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廷寄》:“该处驻防旗丁户口众多,颠沛流离,朝廷时切惻悯。”

基本含义

  • 对他人的苦难感到同情并产生内心的悲痛之情。

详细解释

  • 恻悯是指对他人的痛苦、不幸或困境感同身受,表达出深深的同情和内心的悲痛之情。这种情感是人类共有的,体现了人类对他人的关怀和善良之心。

使用场景

  • 恻悯常常出现在对他人遭受不幸或困境时,表达出对其境遇的同情和内心的悲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恻悯来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故事起源

  • 恻悯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张篇》中,原文是“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恻隐之心。’”这句话强调了恻隐之心是仁的核心要素之一。恻隐之心即恻悯之心,是指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表达出深深的同情和内心的悲痛之情。

成语结构

  • 恻悯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恻”表示悲痛、同情;第二个字“悯”表示同情、怜悯。

例句

  • 1. 他看到流浪狗受伤的样子,不禁感到恻悯之情。2. 在看到灾区的照片时,我心中涌起了一股恻悯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恻悯这个词语。可以想象自己看到了别人遭受不幸或困境时内心产生的同情和悲痛之情,将这种情感与恻悯这个词语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进一步学习如何表达恻悯的情感,可以学习相关的词语和成语,例如“同情”、“怜悯”、“悲痛欲绝”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同学生病了,我感到恻悯他的痛苦。2. 初中生:读到一篇关于贫困山区的报道,我心中充满了恻悯之情。3. 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我亲眼目睹了一些弱势群体的困境,深深地感到了恻悯之情。

拆字解意

恻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