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羹藜在词典中的解释
gēng

羹藜

拼音gēng lí

注音ㄍㄥ ㄌ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唐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羹藜被褐环堵中,岁晚将貽故人耻。”

基本含义

  • 指人民的生活安定、国家的繁荣昌盛。

详细解释

  • 羹,指一种煮汤;藜,指一种粮食。成语“羹藜”比喻人民的生活安定、国家的繁荣昌盛。表示社会安定、国家兴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国家繁荣、人民富裕的场景,也可用于形容家庭幸福、生活安定。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喻老》中有记载:“秦昭王问韩非曰:‘羹藜之间,可得无盗乎?’韩非对曰:‘羹藜之间,未有不盗者也。’”这里的“羹藜之间”指的是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的时期。由于人民生活富裕,盗贼就会增加。这个故事中的“羹藜之间”成为了“羹藜”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

例句

  • 1.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羹藜之间的时期。2. 他们一家人生活得相当羹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羹藜”与人民的生活安定、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享用丰盛的羹汤和美味的藜饭,表示他的生活富足和幸福。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国泰民安”、“富贵荣华”等,加深对于国家繁荣、人民安定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家乡现在是一个羹藜之间的地方。2. 初中生: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实现真正的羹藜。3. 高中生:只有社会的羹藜,才能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拆字解意

羹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