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
拼音dǎng gù zhī huò
注音ㄉㄤˇ ㄍㄨˋ ㄓㄧ ㄏ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公元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
基本含义
- 指由于党派斗争或政治迫害而造成的国家灾祸。
详细解释
- 党锢之祸是一个历史典故,出自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事件。在明朝时期,由于内阁大学士刘健、尚书左丞杨时等人以及其他朝臣被明穆宗密令所牵连,被囚禁在了党锢之狱中。这个事件导致了明朝政治的混乱和不稳定,最终成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党锢之祸成为了一个象征政治迫害和内斗所带来的国家灾难的成语。
使用场景
- 党锢之祸通常用于描述由于政治斗争、派系之争或内部权力斗争而导致的国家灾祸。可以用于分析历史事件、政治动荡时期以及任何可能导致国家不稳定的情境。
故事起源
- 党锢之祸的故事源自于明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是根据真实的历史发展而来。
成语结构
- 党锢之祸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党”、“锢”、“之”、“祸”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国家曾经历过党锢之祸,政治斗争给国家带来了混乱和不稳定。2. 历史上的党锢之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警惕政治斗争对国家的危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党锢之祸”与明朝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同时了解该事件对国家的影响,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朝的历史,包括政治制度、内阁大学士、明穆宗等相关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党锢之祸的背景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党锢之祸是明朝时期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2. 初中生:我们要警惕政治斗争可能带来的党锢之祸。3. 高中生:党锢之祸是明朝政治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4. 大学生:通过研究党锢之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迫害对国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