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要
拼音shān yào
注音ㄕㄢ 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加以删削,留取精要。 清 包世臣 《中衢一勺·附录目录叙》:“示及政书五篇,唯《説漕》为最善,条例十五事,二万餘言……因手抄而藏之,欲删要为书以补吾闕。”
基本含义
- 指摘要或摘录中删除了重要的内容,使得信息不完整或失去意义。
详细解释
- 删要是由“删”和“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删指删除、去除,要指重要的内容。删要的含义是指在摘录或提取信息时,删去了重要的部分,导致所摘录的内容不完整或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使用场景
- 删要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在处理信息时不慎删去重要内容的情况。也可用于指摘文章、报道等在摘录或提取信息时删去重要部分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删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摘抄和引用的方式传播信息和知识。然而,有时为了节省篇幅或其他原因,人们会删去一些内容,导致信息的不完整。因此,删要成为了形容这种情况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删要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删”是动词,表示删除;“要”是名词,表示重要的内容。
例句
- 1. 这篇报道的删要版本给人一种信息不全的感觉。2. 他在总结报告中删要了一些关键数据,导致我们无法全面了解情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删要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删去一本书中的重要章节,使得书籍变得不完整,从而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摘录、引用相关的成语,如“引锥刺股”、“引经据典”等,可以帮助扩展对删要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把故事书删要了一部分,我觉得不好玩了。2. 初中生:他的作文里删要了一些关键的观点,导致整篇文章不够有说服力。3. 高中生:这本历史书的删要版本缺少了很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读起来不太能理解历史的发展。以上是关于成语“删要”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