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迹
拼音lòu jì
注音ㄌㄡˋ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遗漏的痕迹。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下无漏跡,上无逸飞。” 晋 张协 《七命》:“内无疏蹊,外无漏跡。”
基本含义
- 指行迹若隐若现,不容易被察觉或发现。
详细解释
- 漏迹是由“漏”和“迹”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表示行迹或踪迹透露出来,但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或忽视。它形容某人的行踪或行为虽然存在,但并不容易被人发现或察觉。
使用场景
- 漏迹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或行踪不为人所察觉,或者某种迹象暗示着某种可能性,但并不明显。例如,在侦破案件时,警方可能会发现一些漏迹,这些迹象虽然微小,但却能提供重要的线索。
故事起源
- 关于漏迹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一般认为,漏迹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狩猎时的追踪技巧。猎人们在追踪猎物时,需要留意猎物可能留下的细微脚印或其他痕迹,这些痕迹虽然不明显,但却能帮助猎人找到猎物的行踪。因此,漏迹成语就形容了行踪或行为隐约可见,不容易被人发现的情况。
成语结构
- 漏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漏”为动词,“迹”为名词。
例句
- 1. 他的行踪像漏迹一样,我们一直找不到他。2. 这个案件的关键证据隐藏在一些漏迹中,需要我们仔细寻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漏”字与“迹”字进行关联记忆。想象一个人在雨中行走,脚下的水迹不断散开,但很快又被雨水冲刷得几乎看不见,就好像行踪像漏迹一样,不容易被人发现。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例如“隐秘其词”、“隐约其词”等,这些成语都与隐约、隐藏的意思相关,帮助拓展对于隐蔽行踪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躲猫猫游戏中的行踪像漏迹一样,同学们找不到我。2. 初中生:他的行为像漏迹一样,没有人知道他偷偷做了什么。3. 高中生:这个案件中的一些漏迹可能是关键线索,我们需要仔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