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识
拼音zhēn shí
注音ㄓㄣ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辨识。《三国志·吴志·张承传》:“ 承 为人壮毅忠讜,能甄识人物。”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予尝谓风鑑一事,乃昔贤甄识人物,拔擢贤才之所急。”
基本含义
- 审查辨别,辨别真伪。
详细解释
- 甄识是指审查辨别事物的真伪和好坏。它强调通过仔细观察和辨别来判断事物的真实性和价值。甄识的过程需要经过一番辨别和鉴别,以确保所得到的结论是准确的。
使用场景
- 甄识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各种选择和判断时需要慎重考虑和深入思考的情况。它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决策时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轻易被表面现象所影响。
故事起源
- 甄识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甄麓的官员,他非常善于辨别真假。有一次,有人向齐王进献了一只金鱼,声称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甄麓看到这只金鱼后,立刻识破了它的真伪,告诉齐王这只金鱼是假的。齐王非常赞赏甄麓的甄识能力。
成语结构
- 甄识由两个字组成,其中“甄”是动词,表示审查辨别;“识”是名词,表示认识。
例句
- 1. 在购买名牌商品时,我们要对其真伪进行甄识。2. 在面试时,公司通常会对求职者的能力和经验进行甄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专业的鉴定师,手持放大镜,仔细甄别和识别各种物品,以确保它们的真实性和价值。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来深入了解甄识的意义和用法。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材料,了解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中甄识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在购买玩具时要甄识,不要买到假货。2. 初中生:我们应该在选择朋友时要进行甄识,不能和不好的人交往。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们要进行甄识,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我们要进行甄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