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格子
拼音yī shang gé zi
注音ㄧ ㄧ ㄧ ㄧ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存放衣物的框格家具。《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那曲折槅子东,找夹空地方,竪着架衣裳格子,上面还大大小小放着些零星匣子之类。”亦省作“ 衣格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那衣格以北,卧牀以南,靠东壁子,当中放着一张方桌,左右两张杌子。”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不端正,无法无天。
详细解释
- 衣裳格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的衣着不整齐、不整洁,言行举止不合乎礼节、规矩,没有修养,没有道德约束,行为放纵,无法无天。
使用场景
- 衣裳格子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不端正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言行不检点,举止不得体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不守规矩,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
故事起源
- 衣裳格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明代的一位官员。据说,这位官员平时穿着邋遢,衣衫不整,举止粗鲁,言辞粗俗,毫无修养。他的行为举止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和批评,于是人们用“衣裳格子”来形容这样的人。
成语结构
- 衣裳格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衣裳”和“格子”两个词组成。其中,“衣裳”指的是衣服,表示外表的形象;“格子”是指规矩,表示行为的规范。结合起来,表示一个人的外表形象和行为规范都不好。
例句
- 1. 他整天衣衫不整,言行举止都像个衣裳格子。2. 这个人一点修养都没有,简直就是个衣裳格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衣服不整齐,外表形象糟糕,行为举止不检点,像一个格子般无规律。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礼仪、规矩相关的成语,如“衣冠禽兽”、“一丘之貉”等,来扩展对于社会道德、礼节规范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整天衣衫不整,像个衣裳格子。2. 初中生:那个学生上课经常迟到,作业也不交,真是个衣裳格子。3. 高中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整天说脏话,行为举止也很不得体,就像个衣裳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