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披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shū

披书

拼音pī shū

注音ㄆㄧ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1).开卷,读书。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得性於 橘州 之间,披书於 杏坛 之上。” 唐 王绩 《策杖寻隐寺》诗:“置酒烧枯叶,披书坐落花。”
    (2).翻阅文书。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将军敬拜表,天子喜披书。”

基本含义

  • 指背书、引用书中的内容。

详细解释

  • 披书是指将书背部朝外,将书页展开,引用其中的内容。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引用书中的内容或者背书的行为。披书也可以指代借用他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使用场景

  • 披书常用于学术讨论、辩论或者写作中,用来引用书中的内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善于引用书中的知识。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没有纸张和印刷术,书籍都是手抄的,非常珍贵。因此,人们通常把书背朝外展开,以防止书页受损。后来,这个习惯演变成了披书这个成语的意义。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是“披”,宾语是“书”。

例句

  • 1. 他在演讲中披书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2. 这篇文章披书太多,缺乏自己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披书的动作,将书背朝外展开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书籍和阅读的成语,如“藏书如山”、“书香门第”等,来扩展对于披书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披书写作文,引用书中的内容。2. 初中生:我在演讲比赛中披书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3. 高中生:他的论文披书太多,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创新。4. 大学生:在研究领域,我们经常要披书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

拆字解意

披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