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兵曹鸟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gcáoniǎo

兵曹鸟

拼音bīng cáo niǎo

注音ㄅㄧㄥ ㄘㄠˊ ㄋ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传说因 唐 代 崔希高 在 并州 任兵曹而得名的一种鸟。据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孝行》, 崔希高 仁孝友悌,丁母忧,哀毁过礼。后转 并州 兵曹,“厅前丛苇,有小鸟如鷦鷯来巢,孕卵五色,旦如鸡子。数日,鷇毁雏见,已大於母。月餘,五色成文,大如鹅,驯扰闲暇。顷之飞翔,时归旧所。人到于今号为‘兵曹鸟’。”

基本含义

  • 指在军队中没有实际作用、只会说些空话而无实际行动的人。

详细解释

  • 兵曹鸟是由“兵曹”和“鸟”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兵曹”指的是军队中的文职人员,他们负责军队的行政工作,而非直接参与战斗。而“鸟”则是指寓意无用、无实际作用的象征。因此,“兵曹鸟”这个成语指的是在军队中没有实际作用、只会说些空话而无实际行动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形容那些在工作中只会说大话、空谈而不会实际行动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负责任、不尽职的人,或者形容某些组织中没有实际能力或作用的成员。

故事起源

  • 兵曹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军队中的文职人员负责行政工作,而非参与实际战斗。兵曹鸟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文职人员的无用和空谈特点。

成语结构

  • 兵曹鸟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一直说自己很能干,可实际上就是个兵曹鸟。2.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只会说空话,完全是个兵曹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兵曹鸟联想为一个站在军队后方、只会说空话而不会实际行动的鸟。通过形象化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和文职人员的角色,以及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纸上谈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说大话,但从来不做实际行动,就像个兵曹鸟。2. 初中生:那个班长只会发号施令,却不会实际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简直是个兵曹鸟。3. 高中生:他在学生会里总是说些空洞的口号,却从不实际行动,真是个兵曹鸟。4. 大学生:那个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只会在会议上说大话,却从不实际推动项目进展,完全是个兵曹鸟。

拆字解意

兵曹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