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蟊螟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omíng

蟊螟

拼音máo míng

注音ㄇㄠˊ ㄇ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危害庄稼的两种害虫。语出《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 毛 传:“食心曰螟……食根曰蟊。” 明 方孝孺 《存养斋记》:“视私欲为蟊螟,俾无害其嘉穀。”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心险恶,行为不端。

详细解释

  • 蟊螟是指一种害虫,它的行为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在成语中,蟊螟比喻人的思想或行为具有危害性和恶劣性,常用来形容人心险恶、行为不端。

使用场景

  • 蟊螟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的人。可以用于讽刺和批评那些心机深重、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

  • 蟊螟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蟊贼偷桃》。故事中,蟊螟偷偷爬上桃树,偷吃桃子。后来被人发现,被打下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行为不端的人最终会受到惩罚。

成语结构

  • 蟊螟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用于修饰人。

例句

  •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蟊螟。2. 这个人心思极坏,真是个蟊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蟊螟与害虫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害虫在破坏和危害周围环境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蟊螟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蚍蜉撼树”、“鹤立鸡群”等,进一步丰富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蟊螟,老师常常批评他。2. 初中生:班级里有些同学心机很重,真是一群蟊螟。3. 高中生:政治斗争中,有些人不择手段,完全是一群蟊螟。4. 大学生:社会上有些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使用不正当手段,真是一群蟊螟。

拆字解意

蟊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