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竹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újié

竹节

拼音zhú jié

注音ㄓㄨˊ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竹子各段之间相连突出的部位。《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竹。” 唐 李洞 《秋宿梓州牛头寺》诗:“詔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中国歌谣资料·红军谣》:“一根竹子大又长,通开竹节把米装。”
    (2).喻坚贞。 宋 范成大 《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诗:“纷纶草木变暄寒,竹节松心故凛然。”

英文翻译

  • 1.bamboo joint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质、性格或行为像竹子一样坚韧、刚直、不屈服。

详细解释

  • 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具有坚韧、刚直、不屈服的特点。成语“竹节”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性格或行为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不被外界影响或动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夸奖、赞美、鼓励或形容有坚强意志、不屈不挠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叫竹节的人。他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后来,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形容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竹和节。

例句

  • 1. 他在遭受失败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着竹节般的坚强品质。2. 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像竹节一样,永不屈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竹子的特点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竹子在风中摇曳,却从不倒下,保持着坚韧的姿态。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用途,以及其他与竹子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勇气和毅力就像竹节一样,永远不会被打败。2. 初中生:他的意志坚如竹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3. 高中生:只有具备竹节般的品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拆字解意

竹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