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施衿结褵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ījīnjié

施衿结褵

拼音shī jīn jié l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hī jīn jié lí ㄕㄧ ㄐㄧㄣ ㄐㄧㄝ ˊ ㄌㄧˊ

    施衿结褵(施衿結褵) 

    语本《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縭,九十其仪。”又《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后汉书·马援传》:“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晋 张华 《女史箴》:“施衿结褵,虔恭中馈。”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谦虚谨慎。

详细解释

  • 施衿结褵源自《礼记·乐记》中的一句话:“衿者,褵也,施而结之。”其中,“衿”指衣领,“结褵”指结衣褵。这个成语比喻人的言行举止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中谦虚谨慎,不张扬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也可以用来劝诫他人要谦虚谨慎,不要过于自信。

故事起源

  • 施衿结褵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但它出现在《礼记·乐记》中,可以看出它在古代就有一定的流传。这个成语的意义也与古代的礼仪观念有关,强调了人的谦虚谨慎的品德。

成语结构

  • 施衿结褵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的“施衿”是形容词短语,表示施加在衣领上的动作,意味着谦虚;“结褵”是动词短语,表示结衣褵的动作,意味着谨慎。

例句

  • 1. 他施衿结褵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2. 在面对挑战时,我们要学会施衿结褵,不要过于自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施衿”想象成一个人谦虚地把衣领整理好的动作,然后再想象这个人小心翼翼地结好衣褵的样子,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谦虚谨慎相关的成语,如“谦虚谨慎”、“谦逊有礼”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在课堂上施衿结褵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初中生:面对考试,我们要施衿结褵,不要过于自信。高中生:在竞赛中,他施衿结褵地面对强劲的对手。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我们要施衿结褵,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拆字解意

施衿结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