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素食日
拼音guó jì sù shí rì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国际素食日(或国际素食节),是一个自1986年开始来源于印度的一个节日;原称“世界无肉日”。定于每年的11月25日。渐渐发展为一个世界性节日。这一天世界各地许多屠房停宰、饭堂医院监狱等会供应全素食品。当年就有超过950万人响应该运动。
每年11月25日为“世界无肉日”(Meatless Day),又称“世界素食日”或“少肉日”,主要目的是:以关怀动物为基础,推广植物性饮食取代动物性饮食。素食者在“世界无肉日”不仅仅是以身作则,还要热心的将自己的饮食习惯推广给亲朋好友。许多平日没有吃素习惯的人们,也在这天要求自己吃一日素或者是一餐素,甚至是从此食素。全球各地已有数千万的人在这一天参与这个活动,利用群体的力量共同节制口腹之欲,不吃牛、羊、猪、鸡、鸭、鱼,以及任何动物或者肉制品,更不消费皮草、牙饰印石等动物制品。
“世界无肉日”是一种独特的尝试:人们希望能够通过食素的方式摒弃一切形式的暴力,并唤起全世界人类对一切生命的珍爱和同情。
无肉日的来历:世界无肉日1986年始于印度。1986年印度发起了群众性的素食运动,确定每年圣诞节的前一个月即11月25日为世界无肉日。当年,全球就有950万人积极响应。
在11月25日这一天,人们不吃肉食,只吃素食。
今天是国际素食日,在越来越重视养生与保健的潮流下,“吃素”的话题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专家表示,吃素可有效降低冠心病、高血压等“富贵病”的发病率。但由于素食中含铁量较低,专家建议普通人最好不要一味吃素,肉、素要合理搭配。
蘑菇、豆腐最受欢迎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国际素食日(也称国际素食节),是一个自1986年开始来源于印度的一个节日,原称“世界无肉日”, 定于每年的11月25日。当年有超过950万人响应该运动,并渐渐发展为一个世界性节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有许多屠房停宰,食堂、医院、监狱等也会供应全素食品。
新浪微博今天发起了“国际素食日,无肉也欢”的话题讨论,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短短一个上午,该话题的相关微博已超过了150万余条。不少网友表示,响应了国际素食日的号召,“中午没吃肉”。在网友推荐的素食菜单中,蘑菇和豆腐最受欢迎。其次,胡萝卜、西红柿等家常菜的多种做法,也被不少网友“挖掘”出来。
专家:吃素可防富贵病
但一味吃素容易贫血
“吃素是现在的一种潮流,让身体更健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珍表示,由于大部分蔬菜不含胆固醇,吃素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富贵病”的发病率。“现在很多人会选择一整天不吃肉,只吃蔬菜或者水果,来清理肠道,给身体排毒。虽然没有临床医学证明确实有效,但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但对于平日也只吃蔬菜水果的“素食主义者”,杜慧珍主任认为这样容易导致贫血。“蔬菜中的含铁量和维生素B12含量都比较低,素食者需要搭配鸡蛋或者牛奶来补充营养。”她表示,人上年纪以后,蛋白酶和脂肪酶分泌减少,不宜食用大鱼大肉,所以素食更适合老年人。睡觉前吃点蔬菜,喝点粥肠胃会更舒服。而对于年轻人,杜慧珍主任建议,最好肉素合理搭配,才会让身体更健康。
基本含义
- 指每年11月25日是国际上宣传素食主义的日子。
详细解释
- 国际素食日是一个为了宣传素食主义而设立的国际性节日。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习惯,主张不食用任何动物的肉类或动物制品,如肉、鱼、蛋、奶等,只食用植物性食物。国际素食日旨在提倡健康饮食、保护动物、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使用场景
- 国际素食日是一个全球性的节日,人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庆祝,例如组织素食宴会、举办健康饮食讲座、推广素食食谱等。此外,国际素食日也是一个宣传素食主义的机会,人们可以利用这一天向他人介绍素食的好处,以及如何过上健康的素食生活。
故事起源
- 国际素食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国际素食协会发起了第一个国际素食日。这个节日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素食主义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成语结构
- 国际素食日是一个由“国际”、“素食”和“日”三个词组成的词语,其中“国际”表示全球性的,素食则指代素食主义,而“日”表示一天。
例句
- 1. 每年11月25日是国际素食日,许多人会选择吃素来支持这个节日。2.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国际素食日的活动来了解更多关于素食的知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国际素食日”这个词语与每年11月25日这个日期联系起来,以此来记忆它的含义和发音。
延伸学习
- 如果对素食主义和健康饮食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素食的营养价值、素食食谱和健康素食的烹饪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国际素食日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素食对身体好。2. 初中生:我计划在国际素食日邀请朋友们一起做一顿美味的素食晚餐。3. 高中生:通过庆祝国际素食日,可以提高人们对环保和动物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