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颊
拼音pī jiá
注音ㄆㄧ ㄐㄧ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掌嘴,打耳光。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子不语娘娘》:“又喝曰:‘掌嘴!’ 王五 自己披颊不已。”
基本含义
- 形容笑得非常开心,脸上露出宽大的笑容。
详细解释
- 披颊是指笑得非常开心,笑容达到了脸颊都要披到耳朵的程度。形容人的笑容非常宽大、热情而开朗。
使用场景
- 披颊一词多用于形容开心、欢乐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朋友见面时的笑容、喜庆的场合、幸福的时刻等。
故事起源
- 披颊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孔融传》。故事中,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一次去拜访了刘备,两人相谈甚欢。刘备见到孔融的开朗笑容,形容他笑得非常开心,脸上的笑容都披到了耳朵上。后来,这个成语就形容人的笑容非常宽大、热情而开朗。
成语结构
- 披颊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披”和名词“颊”组成。
例句
- 1. 他听到了一个很好笑的笑话,笑得披颊大笑。2. 她看到了一幅有趣的画,笑得披颊。3. 在朋友的婚礼上,大家都笑得披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披颊”和“笑容开朗”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笑得非常开心,笑容达到了脸颊都要披到耳朵的程度,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快乐、笑容相关的成语,例如“喜笑颜开”、“眉开眼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放学了,我和好朋友见面,我们笑得披颊。2. 初中生:老师讲了一个很搞笑的笑话,全班同学笑得披颊。3. 高中生:在毕业典礼上,我看到了同学们笑得披颊的笑容,感受到了大家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