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裹烧在词典中的解释
guǒshāo

裹烧

拼音guǒ shāo

注音ㄍㄨㄛˇ ㄕ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包裹其完体而烧烤。《礼记·礼运》“以炮以燔” 汉 郑玄 注:“﹝炮﹞裹烧之也。”《说文解字·火部》“炮” 清 段玉裁 注:“《礼运》注曰:‘炮,裹烧之也。’按,裹烧之即《内则》之涂烧。” 张舜徽 约注:“上古始有火化,惟知取已杀鸡豚裹烧之,故炮炙之事为多。今俗犹有以黄泥涂鸡豚之外,置火中煨之者。迨泥乾坼裂,以手破之,则毛与泥俱脱落而肉熟矣。今人称为烧烤,即古炮炙遗法也。”

基本含义

  • 指事情或责任被推给他人,自己却不负责任。

详细解释

  • 裹烧这个成语由“裹”和“烧”两个字组成。裹烧的意思是将责任或问题推给别人,自己却不负责任。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某人在面对问题时,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是将问题推给他人。

使用场景

  • 裹烧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或责任时逃避承担责任,将问题推给别人。比如,在工作中,一个同事将自己的错误推给其他同事,那么可以用裹烧来形容他不负责任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裹烧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据说,有个人在家里烧饭,不小心把锅烧坏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就把锅裹上布,然后将它交给了邻居。邻居发现锅是坏的,就问他怎么回事。这个人却一直推脱责任,最后说是邻居的过错。这个故事形象地描述了裹烧的含义。

成语结构

  • 主体词语为“裹烧”,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裹烧,从不愿意承担责任。2. 他把自己的错误裹烧给了别人,真是不负责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来记忆裹烧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烧饭时将烧坏的锅裹上布,然后将它交给了邻居,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住裹烧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和相关的故事,以及与裹烧相关的其他成语,如“推卸责任”、“推诿扯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裹烧,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老师问他为什么没完成作业,他却裹烧说是书丢了。3. 高中生:作为班长,他应该承担责任,而不是裹烧给其他同学。

拆字解意

裹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