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汇率改革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ìgǎi

汇率改革

拼音huì lǜ gǎi gé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汇率的概念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详细解释



  •  人民币汇率制度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

    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此后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

    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新人民币汇率制度平稳实施充分证明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汇制改革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自2006年1月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而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反而大幅增长。

    2008年,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1]

    人民币汇改四阶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

    1994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最新汇率改革情况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

    一篮子货币

    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从原本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所谓参考一篮子货币,是指某一个国家根据贸易与投资密切程度,选择数种主要货币,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篮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该国货币就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并在范围内浮动。

    中国政府对汇率改革的基本立场

    第一,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们一贯的方针;

    第二,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第三,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

基本含义

  • 指对汇率进行改革和调整,以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

详细解释

  • 汇率改革是指通过政府或央行的干预,对国家货币的汇率进行调整和改革。汇率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对于国际贸易和金融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汇率改革旨在调整汇率水平,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

使用场景

  • 汇率改革多在国家经济出现困难或需要调整国际贸易平衡时进行。例如,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过强导致出口减少或进口增加时,政府可以采取措施调整汇率,以提升出口竞争力。此外,汇率改革也常见于金融危机或经济结构调整时,用于稳定市场信心和促进经济增长。

故事起源

  • 汇率改革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词语,没有明确的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名词]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这个国家通过汇率改革,成功促进了出口和经济增长。2. 汇率改革需要谨慎操作,以避免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汇率改革与调整国家经济平衡和促进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例如,可以想象一个调整天平的场景,其中汇率改革是调整天平的关键控制按钮。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制度的发展和不同国家的汇率政策。此外,也可以学习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影响汇率的因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说过汇率改革,是国家调整钱的比例,让我们国家更有竞争力。2. 初中生: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关于汇率改革的讨论,大家都很关注国际经济发展。3. 高中生:汇率改革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影响和实施策略。4. 大学生:我正在写一篇关于汇率改革的研究论文,希望能为国家的金融政策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拆字解意

汇率改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