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顿履在词典中的解释
dùn

顿履

拼音dùn lǚ

注音ㄉㄨㄣˋ ㄌ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随着音乐节拍踏足。 北周 庾信 《和咏舞》:“顿履随疎节,低鬟逐上声。”

基本含义

  • 形容行走的时候突然停下来,不敢再前进。

详细解释

  • 顿履原指行走的时候突然停下来,不敢再前进。现多用来比喻因畏难而犹豫不前,不敢冒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退缩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内心矛盾、思考和决策的过程,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些人在关键时刻不敢冒险或不敢迈出第一步。

故事起源

  •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刘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曾经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当刘邦在陈留兵败被追杀时,他曾经遇到一个叫杨大眼的人,他劝刘邦顿履不前,不要再继续抵抗。然而刘邦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而是坚持战斗,最终成功夺取了天下。这个故事成为了“顿履”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面对新的挑战,他顿履不前,缺乏决心。2.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要顿履不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顿履”与“停下来不敢再前进”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在行走的时候突然停下来,犹豫不决的样子,以此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勇敢、决心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锲而不舍”等,以丰富词汇的同时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我顿履不前,不敢做题。2. 初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顿履不前,要勇敢面对。3. 高中生:在选择未来的道路时,我们不能因为畏难而顿履不前。4. 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勇于冒险,不要顿履不前。

拆字解意

顿履词语造句